查看原文
其他

古代的文字记录,如何塑造出一部中国文明史?

钱存训 勿食我黍
2024-08-28


作者|钱存训(1910—2015)

北美最具影响力的东亚研究图书馆学家,享誉世界的中国书籍史、印刷史专家。1910年出生于江苏泰县(今泰州市)的书香世家。青少年时代接受新式教育,思想进步,曾从军参加北伐。1927年入金陵大学攻读历史学、图书馆学,从此与图书馆事业结缘。1931年任金陵女子大学图书馆代理馆长。1932年任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。1937年任北平图书馆南京分馆(工程参考图书馆)主任,1938年转任北平图书馆上海办事处主任。抗战期间始终坚守在上海,守护南迁古籍善本,并冒生命危险寄存美国国会图书馆。1947年至1978年,任芝加哥大学远东图书馆馆长,将该馆建设成北美最重要的东亚研究图书馆之一。




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,最初是依赖竹帛得以传承至今。在这最早的时期中,不仅今日通用的文字和书籍的一些形制渊源于此,而且影响后世的哲学思想、生活习惯和伟大著述,也都是在这一时期中孕育而成。特别是承传这些古代遗产的中国文字,其延续、多产和广被性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,独树一帜,没有其他文字记录可以相比。本书各章曾分别叙述中国文字的结构、书体和字汇,载体的材料、工具和制作以及文字记录的性质、作用和制度。现再就这些资料重加分析,用简单而通俗的语言加以综述,以体现中国古代文献的多彩多姿和独具的特色,以及在世界文明中的作用和应有的地位。

点击封面查看👇

书于竹帛: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》
(六十周年纪念版)
钱存训  著
中国出版集团·东方出版中心
2022年11月


一、 书写材料的类别

中国古代用以书写和记录的材料种类很多,包括动物、矿物和植物。有的是自然产品,有的是人工制品;有些是坚硬耐久的,有些是柔软易损的。刻在甲骨、金属、玉石等坚硬物质上面的文字,通常称为“铭文”;而文字记载于竹、木、帛、纸等易损的材料,便通常称为“书籍”。竹、木虽然质地坚硬,但不及金石能永久保存。


古时用作思想交流的载体,显然有两大类: 易损的材料价格比较便宜,大量用作公文、史册、文章、信件及其他各种日常用途;坚硬耐久的材料,则用作有纪念性或可流传后世的铭文。我们也可以说,前者用于空间上的横向交流,是人与人之间往来的媒介;后者是时间上的直向交流,是人与鬼神及后代子孙间联系的工具。古人似乎对坚硬耐久的材料有所偏好,不仅用于祀神祭祖,更以之将信息流传后世。


但我们不能武断地以质料坚硬和柔软、或耐久和易损来区分书籍和铭文。因为有纪念性的文字亦常记载于柔软易损的材料,而文章和书籍亦常镌刻于坚硬耐久的物质上,垂之久远。总之,书写材料的采用,主要是由使用的目的以及材料的供应而决定。当然,当时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也是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

二、 古代文献的传承


现存的古代文字记录可分为两大类,即地下的和纸上的材料。考古学的资料,通常是从地下古墟里发掘出来,或从密藏地点偶然被发现。那些地方很可能便是它们原来制作或保存的处所。因为气候干燥或地下情况适宜于保存,所以从古到今,在国内外许多地区,曾经发现了很多不仅是质料坚固的实物,也有质料易损的古代文籍。


纸上的材料保存了不少古代文化的记录。这些资料,通常借助抄录和机械复制得以流传。有些原本已经毁灭,但是仍可凭借后人的记忆加以重述。至于流传的方法,包括铭刻、抄写、传拓或用各种印刷的方法加以复制;一些断章残句,也可能保存于或辑录早期资料的引证之中。现存先秦及汉代的作品,大概仅有150种,约为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总数的四分之一,这些著述都是靠上述的各种方法流传至今。其他古籍的原文虽然已经散佚,但在历代的著录中仍可约略考查其内容。


今日存世的古代文字,曾经遭受多次毁灭、重现、修订和复制。在这漫长的过程中,有故意的窜改,也有无心的错失,因此有些现存的文籍和原本的出入颇大,有些则增改很多。所以,地下发掘出来的实物,即考古学资料,常保存最初或较早的原文;而文籍资料,虽通常保存较长或较完整的记述,但其史料价值则有时不及前者可信。


三、 各种铭文的年代


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字,是殷代契刻在甲骨上的卜辞。在这时期及较早的年代中,亦有刻于青铜器、玉、石及陶泥上的铭文,但篇幅通常较短,且文字亦很有限。甲骨文流行了约两个半世纪,殷亡后,周代承袭这一传统,但稍后将卜辞书于竹帛而不再使用甲骨。


此后,金文通行,作为政治、社会和礼仪上的永久记录。经过两周和秦汉,金文继续通行了约1000年。直到3世纪左右,石刻代之而兴,用途更广,不仅用以刊刻纪念性的铭文,更用以记载儒、佛、道各家的经典。从古到今,石刻是唯一被人继续用作铭文的材料。陶器、砖瓦及封泥等泥土上的文字,包括人名、地名、官名和吉语等,则盛行于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4世纪初叶,即自战国时代直至晋初。各种铭文和简牍、帛书、纸卷等文献同时并存,但各有其不同的性质和功能。


四、 中国书籍的起源和发展


雕铸或印盖在坚固材料上的各种文字记录,都不能称为“书籍”。中国书籍的形式,始自竹简的应用,继以帛书、木牍和纸卷。简牍的长度,一般依文书的内容和功用为准,阔度则通常狭窄,只能直书一行,书写后用书绳编连,可以卷起,也可折叠,正如今日书籍的册页。战国前的这类书籍,现时尚未发现,但根据记载,简策流行的时间,可上溯殷商,与甲骨文和金文同时使用,直至晋代才为纸所取代。


缣帛早于新石器时代即已发明,但迄今尚无资料证明帛书在公元前7世纪至前6世纪即春秋时代以前已经使用。作为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大众媒介,竹、木太笨重而缣帛则太昂贵,因之,柔软而价廉的纸在公元前后便乃用以书写。自此以后,直至今日,纸一直是最价廉、最便利,也是最流行的书写材料,不仅通行于中国,也广被于世界。纸书原为卷轴形式,后来变为折叠式,最后才逐渐演化成为目前仍在通用的包背和线装的形式。


旧的书写材料并没有立即被新材料所淘汰,而是逐渐被取代。在纸发明以后,竹、木仍继续通行了三个世纪,而缣帛则继续被采用了500余年。人类的保守性,总是偏向于传统的习惯,不仅因为他们熟习这些传统的方法,且因这些方法也常有许多优点胜于新的发明。


五、 书写和复制的技术


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,是用多种不同的载体、方法和工具所制成。如甲骨与玉石等坚硬耐久的材料,是用金属的尖笔或锐刀加以契刻;而竹、木、帛、纸等易损或柔软的材料,则是用笔墨书写。毛笔有时亦用来在坚硬的材料上写字,但仅偶然用之。书刀是用以削治和删改竹木简牍上文字的一种刃具,而不是用来在其上刻字的。在纸用作书写以前,笔、墨、砚、刀乃是古代的“文房四宝”。


在印刷术发明之前,用毛笔书写并不是唯一将思想付之文字的方法,机械的器具有时亦用来代替书写。金文一般是用模型铸造;陶文则是用模子塑制,或用印章压盖,或用尖梃刻画;玺印是以金属铸成,或镌刻于玉石,早期以之印在柔软的黏土上,后来方钤印于缣帛与纸上而得复文。


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,最值得注意的是文字的复制技术,如用纸、墨在石刻和铭文上拓印,虽其结果不同于印刷由反体而取得正文的方法,但二者的功用大致相似。这种拓印技术和浮雕印章的使用,是古代文字复制的先驱,因此在技术上奠定了印刷术发明的基础。


六、 中国文字的演化


现存古代的各种文字记录,说明了中国文字进化的过程。虽然几千年来,中国文字构造的原则并没有变更,但其笔画的繁简、构造的形状及部位的更动,却使得字体不时在变化。


中国的字体,有以使用的材料而得名,如甲骨文、金文、陶文、印文等;有以形态而得名,如鸟书、蝌蚪文;有以功用而得名,如篆书、隶书、行书、楷书和草书等。大抵在4世纪晋代以前,各种字体的形式已渐固定,而楷书则于此时开始被采用,成为最通行的一种标准字体,直到今日。


楷书维持其形体不变而成为中国文字的标准字体,相信其原因很多: 一是由于其笔画较其他书体为简单而易识;二是石刻经典以楷书为标准为一般人所尊重;三是自晋、唐以来书法家所写的法书成为初学的学生所临摹的标准;四是自印刷术发明以来,楷书易于刻画,成为书本上的标准字体。因此,这种字体能维持1500多年,以迄于今。


一般说来,字体的变化,在构造上是由繁而简,形式上是由随意至固定,书写上是由缓慢至快速。这种演进,是由于人类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,因此表达思想的文字及工具乃趋向于简单而便捷。


七、 字汇的增加


从字汇的增加和造字的方法,我们亦可看出中国文字的演变。甲骨文有5000字左右,金文有3500余字。可是这些数字,并不代表商、周二代全部的字汇,因为这些字数,仅基于我们目前已经发现的一些资料,而这些资料只是当时文字记录的一部分。


我们较能确定的是: 当公元100年左右的汉代,中国第一部语源字典《说文解字》编就时,中国文字有9000余字;到5世纪末的东晋,便增加了一倍;宋初增加至3倍,目前则已5倍有余。当然,常用字汇约5000字,远较全部字汇为少。


我们知道,文字数量的增加主要是基于形声和假借的原则。甲骨文大多是象形和会意字,只有极少数的形声字。但在后代的字汇中,90%以上为形声,会意和象形字仅占极少数的比例。


八、 中国文字书写的顺序


中国文字的书写和排列,不论记载在某一种材料上,也不论是何种形式的记录,其顺序都是从上到下、从右到左,直顺着书写和阅读,古今皆然,直到最近才开始改变。虽然有些古铭文并不如此,相信那只是极少数的例外。这种直行书写的原因虽不可确考,但可推测这一特点应和中国文字的构造、书写材料、应用工具以及生理和心理等因素有关。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,如人体、动物、器皿,大多纵向直立而非横卧;毛笔书写的笔顺,大多是从上到下;竹木材料的纹理以及狭窄的简策,只能容单行书写等等,都是促成这种书写顺序的主因。至于从右到左的排列,大概是因为用左手执简、右手书写的习惯,便于将写好的简策顺序置于右侧,由远而近,因此形成从右到左的习惯。


我们没有理由说文字的直行排列是落伍,或会减低阅读的效能,而事实却正好相反。根据芝加哥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威廉·格雷(William S. Gray)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作的研究报告说,他曾对世界通行的各种文字阅读速度加以比较,结果证明“直行阅读实较横行阅读为快”。因为中国文字的单字所占面积较小,视力涵盖的范围较为广阔。心理学家也说,中国字的特殊排列和眼皮上下开合的情况也许有关。这些理由很可能是中国人偏爱直行书写和阅读的原因。当然,排列的顺序和阅读效力,一部分是基于习惯,而文字构造、书写材料和工具也是形成这种传统的主要原因。


九、 中国文字记录发展的因素


社会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各种不同的因素,对中国早期文字记录的发展都有相当的影响。古代的宗教信仰,促成以文字和鬼神交流,占卜、祈祷和祭祀都用文字记载下来。这些记录反映了当时的大部分日常生活。封建诸侯和政府各机构之间频繁的往来,增加了公务、政治和外交等文件及档案的产量。由于古代的知识分子大多是贵族阶级,他们有的是财富和闲暇,所以能够有机会去从事读书和写作。


战国以来,由于社会和文化的变迁以及教育的普及,私家著述及书籍收藏迅速发展。公元前2世纪,儒家思想大行,导致古籍在重重天灾人祸之后得以复兴。为了书籍的保存,中央管制的皇家图书馆因而建立,图书馆学亦因书籍数量的激增而萌芽。自此之后,劫余的古籍,大多经过历代学者的搜辑和校订而继续流行。2世纪所设计的四部分类法,不仅今日仍在使用,而其原则可能曾对西方的分类原理产生一定的影响。


3世纪至4世纪间佛教流行,大量宗教文学从外方输入。在历史上,外国书籍之大量翻译,当以此为始。以后数百年中,这种外来的思想,不仅影响到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,更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深深地种下了根苗。在佛教作品激增的同时,道教作品也极流行。虽然在数量方面不能与儒家及佛教的经典抗衡,但道教的著作却蕴含着早期科学思想的启蒙。


对宗教文学的大量需求,刺激了印刷术的发展。但印刷术并没有改变书籍的形式、内容、材料,以至创作的质量。印刷术虽使书籍的产量增加,传布广远,但并不一定就增进书籍内容的高度和深度。甚至今日的计算机时代,我们还没有产生一部著作,其体例、规模和创见能超越二千年前“书于竹帛”上的某些经典。例如像《史记》这样一部以大约5万枚竹简写成的著述,不仅其“雄深雅健”的作风为后世所赞赏,而其体例更成为历代正史写作的楷模。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文字载体的方式,其间究竟具有怎样的关系,这是值得我们继续深思的一个重要课题。


—End—


本文编选自《书于竹帛: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》,注释从略,题目为编者所拟。特别推荐购买此书阅读。该文由出版机构提供,只做推荐作者相关研究的内容参考,不得用于商业用途,版权归原出版机构所有。欲转载,务必留言说明。何商业运营公众号如转载此篇,请务必向原出版机构申请许可!



点击下列标题,延伸阅读:
文明何以冲突?——从全球技术史看游牧与农耕两种社会
文明不能遗赠,它须由每一代人重新学习|威尔·杜兰特
筑墙可以隔绝文明吗?历史告诉了我们什么?


点击封面查看👇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混乱时代   阅读常识

欢迎读者点击关注,出版机构、媒体合作可留言👇


‍👇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好书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勿食我黍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